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,不再录。表证未罢,毒瓦斯不散,故有发斑之证。
阳明病,下后懊而烦,胃中有燥屎,承气汤下之。其证有分别∶如大便硬而气短燥渴者,实也,大柴胡;汗下后有此证,饮水而哕者,胃虚也,桂枝人参汤加茯苓。
诸阳受热,其邪在表,当汗不汗,致使热毒入脏,积瘀于内,遂成吐血。又伤寒汗下后过经不愈者,亦温病也。
故经云∶呕多,虽有阳明证,不可攻,攻之为逆。少阴病,自利纯清水,心下硬痛,口燥渴者,急下之。
大抵邪在半表半里,则多呕,及里热而呕者,俱用小柴胡汤。阴病,则当有以温养而下之,何哉?
此是承气汤对子,又与三黄石膏汤相表里,是皆三焦胞络虚火之用也。少阴病,下利便脓血者,桃花汤。